歡迎您的造訪,您可以在此訂閱文章或發表評論,將您的寶貴意見在這裡與大家分享。
更歡迎您撥冗瀏覽下列網站: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TaiwanMingAi.com/
機關批發:http://www.xoworld.biz/
生活美學: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store/DEAE5T
居家修繕: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store/DEACEL

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

性格決定命運?

人類與其他物種相比較,單就文明為何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,大概就是因為「群體生活」過得相當有邏輯性,身處科技發達的現代化社會,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」也早已成為生存與生活的必要條件,也正是因為這種發展特性使然,便形成了所謂「交」的基礎需求。

「人類社會文明」脫離不了「交」的重要性:「交人」、「交心」、「交力」!凡指頻率相通無礙,且目標相近之過程行動,大致上都將成為「交」的實質意涵,舉凡:「交往」、「交流」、「交換」以及「交易」等描述雙向平等溝通的情境,其實都是我們每天必須身體力行的作業。

「交」其實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基礎,那就是「對等關係」或「對價關係」,也因為「交」具備了這種特性,所以才會出現:「利盡交亡」這種令人感到沮喪的人性形容;其實簡單來說,不過就是在說明「利用」與「被利用」之間的「價值」,姑且先不談「利用」與「被利用」間的情願或被迫,真正的重點其實是在「價值」這兩字裏面,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:「狡兔盡、走狗烹;飛鳥盡、良弓藏;敵國破、謀臣亡」,簡單卻又驚悚的十八個字,精準地點出了「價值」的精髓;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當我們不再有任何「價值」的時候,其實和路邊一顆不起眼的石頭相比,也就沒有什麼兩樣了。

而「交」還有一個隱性意指,那就是「時間的承諾或期待」;比如說:「韓信忍胯下之辱」,當初韓信若是不強忍住這等奇恥大辱,來「交換」脫離菜市場的窘境,那麼日後他也就很難成為一位歷史上顯赫有名的戰爭專家地位,受封為大將軍,賞賜領地等等;齊人蒯通若是不向韓信毛遂自薦,「交付」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見解思維,「交換」成為韓信的師爺,蒯通大概也就如同其他袞袞紅塵俗世中的販夫走卒般沒人知曉。

既然都是「價值」惹的禍,那我們就來思考一下「價值」的力量有多大?!

韓信曾經分別對武涉以及蒯通說過內容差不多,但是方向幾乎相反的話。

韓信對武涉說:「臣事項王,官不過郎中,位不過執戟,言不聽,畫不用,故倍楚而歸漢。漢王授我上將軍印,予我數萬眾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聽計用,故吾得以至於此。夫人深親信我,我倍之不祥,雖死不易。幸為信謝項王!」

另外對蒯通說:「漢王遇我甚厚,載我以其車,衣我以其衣,食我以其食。吾聞之,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!」

所以當我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樣的事情時,就會發現很有意思的發展;首先是從項羽以及劉邦的角度來看,想要留得住真正的好人才,劉邦僅需要幫韓信刻一顆大將軍印章,分配一些手下部屬給韓信,順便交代一些沒人要做的工作,然後再拿一些好吃好喝好穿的剩餘資源出來送韓信,這樣就可以讓韓信「載人患,懷人憂,死人事」,這種「成本效益比」對劉邦的計算公式來說,實在是相當划算的「有價值」啦!

緊接著再回過頭來,從韓信這邊的角度來看一看,韓信一樣每天都要準時上班,也一樣每天都要在老闆面前碎碎唸以及做粗活,兩相比較起來,所要付出的成本結構沒有什麼不一樣,但是從項羽身上所獲得的回報卻比劉邦差了一大截,韓信當然要選擇「倍楚而歸漢」囉,因為韓信實在是太不爽了嘛!這也同樣是選擇「價值」比較好的一邊站。

既然韓信自認作了比較好的選擇,那又為何會落得滿門抄斬這種悽涼下場呢?

其實先前已經有提到過:「狡兔盡、走狗烹、、、」,韓信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於別人的「價值」正在無量下跌的崩盤方向中,而且到後來即使被軟禁了,連下個棋都還要去贏劉邦,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只能講說韓信應該是罹患「老年癡呆症」,真是給他笨到骨頭裡面去了!而且韓信完全忽略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的重要心態指標,讓自己暴露在毫無危機意識的情境裡而不自知,而這也是目前現代社會中新生代普遍的問題,沒有價值累積概念,更沒有養兵千日的長遠發展意識。

再來韓信還犯了一個運用經驗法則的謬誤,也就是說韓信將過去的經驗(或價值)直接套入解決目前或是未來問題的指導方針上,而沒有考量到不同時空環境下的主客觀條件已經相去甚遠,卻仍然還繼續沿用著過去的經驗與思維,而沒能想通「時代已經不同了」,即使老朋友「鍾離眛」苦口相勸也是枉然,因此最終招致韓信「功高震主」的耳語攻擊也就不足為奇。同樣的錯誤也分毫不差地發生在韓信對於後代子孫的保護方式上,當所有的跡象都顯示出韓信只想回家自己玩自己的,安安逸逸地過完餘生時,卻沒想到當初「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」的劉邦會如此在乎韓信那塊貧瘠的楚地,以及韓信身上那股喊水結凍的民間聲望,正如眼中釘肉中刺般意欲除之而後快,這一切的一切,又全都是「價值」所惹的禍。

千古名言所謂:「成敗在於決斷」,但卻鮮少有人去研究或討論:「決斷的基礎如何建立?」

「決斷的基礎」用比喻的話,可以簡單講成是「技術與謀略的靈活交叉運用」,「術」與「略」相比較起來,技術面的東西其實真的是比較好處理,而決定「術」如何執行的「略」卻相當難以培育,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「有勇無謀」或「智勇雙全」等,重術卻鄙略,這是韓信失敗的原因之ㄧ。

沒辦法認清「莫問『為什麼』,而要趕緊研究『該如何』」的實務作為,則是韓信失敗的第二個原因,也就是現在大家常說的「危機管理」,畢竟在這個世界上,從古至今世事運轉中,沒有道理可講的事情比比皆是,若是說凡事皆要講出個道理黑白或邏輯結構方可交辦執行,人生也就真的是太乏味了點。

「變動型價值判斷能力」無法有效被建立,則是最後惋惜韓信失敗的第三個原因,就如同蕭何所言:「後世賢,師吾儉;不賢,毋為勢家所奪。」蕭何看似老是在捐錢,買給小孩子的都是小坪數國民住宅,但是跟韓信相比的話,才會發現蕭何留下給後代子孫的是好多好多條的人命,因為人命無價,所以蕭何留給後人的是「n × ∞ = ∞」,且「n > 0」;而表面上韓信留給子孫好大一片的楚地,到最後卻連一個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散步蹓狗的後代都沒能保住,要這麼大片土地能做啥用?

試自問:「性格真能決定命運?」

自回:「當然可以,三級貧民都能當上總統,所以理所當然應該不是家世背景的因素。」

再自問:「性格為何決定命運?」

再自回:「因為性格會決定價值判斷,完好的性格與有缺損的性格同時對同一件事情在進行抉擇時,將會產生相當不一樣的結局。」

且自問:「性格如何決定命運?」

姑自回:「應該會落在純粹基於經驗法則的運用技巧上,可酌參或可倚侍僅在念轉間,這一念之差必將決定命運走向,亦決定性格的成長或萎縮曲線。」

末自問:「性格何時決定命運?」

終自回:「隨時隨地皆曰可能,故以吾日三省吾身以應之,可保心安,且長治久安。」

職場十字箴言:「上台比實力,下台比美麗!」

潦潦千字,感觸溢表,曝野黔技是也!

沒有留言: